打包原則A B C
A: Accessible(易取得性)你不會希望在下雨時要翻出整個背包才能穿上雨衣,或者要吃個行動糧卻發現它塞在背包最底下,所以在打包時要掌握的一個原則便是物品的易取得性(說白話一點就是要好拿啦)。
在此原則中我們要先建立的概念是,並不是背包內所有的物品在行進時都會用的上,所以在打包前我們可以依行進時的使用需求把攜帶的物品先做個大概的分類:
A: Accessible(易取得性)你不會希望在下雨時要翻出整個背包才能穿上雨衣,或者要吃個行動糧卻發現它塞在背包最底下,所以在打包時要掌握的一個原則便是物品的易取得性(說白話一點就是要好拿啦)。
在此原則中我們要先建立的概念是,並不是背包內所有的物品在行進時都會用的上,所以在打包前我們可以依行進時的使用需求把攜帶的物品先做個大概的分類:
①行進間哪些裝備是經常要用到或需要時要很快拿的到。
②那些是行進間很少需要用到或到營地才會使用到的。
第一類物品例如行動糧、飲水、頭燈、雨衣、地圖、午餐、數位相機等儘量放在背包容易取得的位置,像是頂袋、腰帶上的口袋或胸袋(腰包)內。
第二類的物品例如睡袋、備用衣物、晚餐等,要到營地才可能用的上,所以可以收納在背包下層或是不必考慮要快速取得的位置。
另外,現在很多背包都有方便取(置)物的設計,包括了背包側面與前方有開拉鍊讓你不用打開頂袋便能拿到背包中的物品或者是在腰帶上設計有小口袋可以放一些小東西等等,這些都可以好好加以利用。
B: Balance(平衡性)打包時一定要考量重心的配置,因為這對背負的舒適性與平衡性有很大的影響。
我們先來看看這張內架式背包的內部裝填圖:
上圖引用自BP雜誌,本圖僅提供概念的參考,實際的狀況依個人攜行裝備和需求而有不同(也有上下山重心要有所不同的講法)。
簡單來說,重量輕而且蓬鬆的往下面放(例如睡袋、備用衣物等),而最重的物品要盡量靠背部上方(接近身體頸椎處),重心則在你的兩肩中間,這對於內架和外架背包同樣適用。
如果重心遠離背部,則背包背起來會感覺人被向後拉,而如果重心不在中央則會造成背負者行動不能平衡,這些都會嚴重影響舒適性並造成危險。除此之外,背包的重量配置和背負系統是否能把重量轉移到腰帶也有關係,要好好發揮背負系統的功效就要注意打包的重心配置。
C: Compressibility(可壓縮性)
簡單來說,重量輕而且蓬鬆的往下面放(例如睡袋、備用衣物等),而最重的物品要盡量靠背部上方(接近身體頸椎處),重心則在你的兩肩中間,這對於內架和外架背包同樣適用。
如果重心遠離背部,則背包背起來會感覺人被向後拉,而如果重心不在中央則會造成背負者行動不能平衡,這些都會嚴重影響舒適性並造成危險。除此之外,背包的重量配置和背負系統是否能把重量轉移到腰帶也有關係,要好好發揮背負系統的功效就要注意打包的重心配置。
C: Compressibility(可壓縮性)
不用覺得背包容量永遠不夠用,其實很多裝備經過壓縮後的體積會小上很多,這樣背包就會多出很多空間。比如說帳蓬,如果你將內外帳部份折好收納在袋中再擠一擠(我都是用塑膠袋,因為帳蓬如果濕了也方便打包處理),你會發現比收在原廠收納袋小上很多。另外備用衣物千萬不要讓它散成一堆,用個塑膠袋或防水袋裝起來再把擠壓一下也可以減少很多的體積。
此外請善用背包內的空間,背包內一些小空隙可以想辦法塞滿,用什麼塞呢?手套、報紙、衛生紙都很不錯。
個人打包的一些分享:
一、提早整理並檢查要攜帶的裝備:
一般來說我會在行前的一週把需要的裝備依裝備清單全部拿出來攤在地上,做第一次檢查,看看有沒有短缺或損壞,如果有要趕快修理或補充。在行前三至四天則會做第二次檢查,這時我會把裝備分類收入收納袋中。而在行前一至二天前的晚上我就會開始把物品裝入背包内(食物除外),而要裝電池的裝備(頭燈、GPS、收音機)也會在此時裝上。睡袋的話比較特別,因為羽絨不適合長時間在受擠壓的狀況,所以我會在最後打包的階段才把睡袋收入收納袋中。
登山鞋和襪子我會先裝在大塑膠袋內,到登山口再換上,下山時如果鞋子滿是泥巴或濕掉就可以收在塑膠袋中不會弄髒車子。
二、打包前要記得先鬆開背包上所有的壓縮帶:
背包兩側的壓縮袋在打包前請全部放鬆才能充分利用背包空間,所以把東西放入背包前請先鬆開背包上的壓縮袋,打包完畢也別忘了再把壓縮帶收緊。
三、用大塑膠袋做好背包防水:
只有背包套並不能保証背包內的乾燥,最好的作法是打背前在背包內放入一個大塑膠袋做防水層,這可以讓背包的防水能力大大提升。我個人是喜歡用有提把的塑膠袋,因為可以用提的一次把背包內的東西全抽出來。多了塑膠袋的保護,在雨天也可以很簡單的保護裝備免於受潮。像是在帳蓬內,把需要的裝備拿出來,沒用到的收在袋內放在帳內或前庭,使用和整理都很方便 。
至於一定要保持乾燥的睡袋和備用衣物來說,我則會使用防水袋做一層額外的加強,而怕水的小東西則是用夾鍊袋收在一起。
四、善用收納袋把裝備做有組織的分類打包:
我把背包內的物品分為幾大類,包括備用衣物、爐炊具、帳蓬,各自收入大的收納袋(我的有買現成的也有自己縫的),一包包分類好的裝備使用時好找,使用後也方便整理不會到處亂丟,對整理和收納都好處多多。
胸袋內的物品、GPS及無線電我則會先用一個提袋裝著,到登山口或停車處整裝時再放入胸袋或掛在背包上,下山後這些物品也可以統一裝入提袋中以便後續的整理。
五、泡綿睡墊可以收在背包內:
泡綿睡墊如果外掛往往會有被勾到的顧慮,所以可以捲成一圈塞進背包內當成外層,如此一來不但打包起來背包外觀好看,也減少了被勾到的危險。只是背包如果是有睡袋隔間,那就得考慮一下睡墊放進去會凸出來太多而頂袋蓋不上,如果這樣睡墊就不能收在背包中了。
六、養成自己打包的固定習慣:
<針對自己的背包、裝備和需求,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打包流程和方式。養成習慣後每次打包的流程不但可以節省時間,要拿東西時也因為位置固定所以很快可以找到。
我是更建議包括在家中裝備的擺放收藏和整理也能有固定的位置和習慣,如此對於打包的整個流程以及裝備的照顧會更有幫助。
七、好用的打包工具─夾鍊袋:
我會準備大小不同尺寸的夾鍊袋來打包使用,不但方便分類,而且可以裝怕水的小東西(如收音機、相機還有記錄等)。此外用來裝食物也很方便,大尺寸的夾鍊袋可以將每餐裝成一包,上面寫好餐別再分給伙伴背負。一大包夾鍊袋有數十個,加上可以重覆使用,算是便宜又好用的東西。
八、額外推薦─胸袋:
胸袋可以增加取物上很多的方便性,介紹和使用可以參考站內「Marmot Dry Rib胸袋分享」、「Dry Rib胸袋變身DIY」這二篇文章介紹。近來發現除了這種型式之外的還有一種是掛在胸前的款式(英國也有廠商在做),九月之後我會弄一個來試試。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些淺見,也歡迎大家一同來分享你的打包技巧和經驗!胸袋可以增加取物上很多的方便性,介紹和使用可以參考站內「Marmot Dry Rib胸袋分享」、「Dry Rib胸袋變身DIY」這二篇文章介紹。近來發現除了這種型式之外的還有一種是掛在胸前的款式(英國也有廠商在做),九月之後我會弄一個來試試。
延伸閱讀:
登山個人裝備山行者豪哥 2008/7/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