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相關影片內容是法文所以個人僅能將一些看到的資訊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
型式:雙人非自立A-Frame Tent,內外帳一體不可拆
重量:628g
材質:DCF(未公布材質單位重量)
尺寸:
底布225(長)X120/110(寬)X115(高)cm
預定售價:300-400歐元
這顆帳篷基本型式、尺寸與DECATHLON TARP MT-900帳篷相似,在換成DCF材質後重量直接少了一半,為了方便比較,我也將市面上類似的帳篷列出一同比較,大家可以參考比較表。
山行者豪哥HaoLite
輕量出門.享受旅程
2025年11月5日 星期三
〈市場情報〉SIMOND/DECATHLON將在2026推出Dynemma材質帳篷
2025年11月3日 星期一
登山輕量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三):第三個十年(2016-2025)之個人觀察
雖然本系列文章一開始是以1992年Ray Jardine大師出版PCT Hand Book做為起點,但近年來個人發現其實直到1994年Ray Jardine完成第三次PCT後,才在1996年第二版的書中加入了輕量化的相關內容,也因此本篇我將2016至2025視為登山輕量化的第三個十年,而在這個十年間戶外產業與輕量化都面臨了重大衝擊、危機與改變,以下就提出個人的觀察與分析。
2025年10月8日 星期三
雪踏鞋-阿信的手作之貧窮登山客
為了冬天去日本的雪地健行 想找個雪地行走的雪踏鞋 但是搜尋雪踏鞋 出現的大多是雪靴或滑板鞋後來才知道這個東西日本叫
”がんじき”
不過雪踏鞋大多價格不斐 而且是用金屬做的 重量很重 尺寸也很大
忘了在那個日本山屋看到過擺設的舊登山裝備 其中就有がんじき 記憶中覺得也不難製作 就來做看看囉!
在選擇材料時 突然想到“藤” 藤有韌性 重量也輕 不過看製藤的過程 需要煮藤等等需要大型鍋具 相對困難 於是就直接找X皮買製好的藤條 感覺2cm直徑應該太粗不好掰彎 於是選了1.5cm直徑的藤條 不過實際買來覺得藤有很大的韌性 2cm甚至5cm都可以掰彎180度 但是1.5cm買都買了 就用1.5的來製作了
先取大約的長度兩截 我也不知道多長 只是憑感覺 然後掰成兩個U形 再用繩子綁住尾端不讓藤回彈原狀 兩個U形只能做一隻鞋 先做好一隻 然後另一隻再盡量做同一尺寸
兩個U形組合在一起就是一隻鞋
將登山鞋放進中央 模擬大小長度 也是憑感覺 不過整體長度不超過50cm 將來可以放進背包後袋 這樣整個尺寸在坐飛機去日本時 可以不超過手提行李的長度
接下來就可以固定鞋架 印象中這種鞋子應該完全是只用繩子捆綁固定 但為了強度 我用螺絲釘跟白膠來加固
在交接處打三個螺絲釘 使用的是手頭上本來就有的螺絲釘
打螺絲釘前 先塗白膠 裝潢的做法 使用白膠可以增加強度
後來再買木工螺絲釘 這種螺絲螺距比較長 打進木製品比較不容易裂開
大約的尺寸再做另一隻鞋
在綁繩的地方刻出凹槽
上防水漆
等乾燥
找來麻繩
麻繩是為了連接登山鞋踩踏的地方
繩頭的部分用線縫住
剪去麻繩多餘的部分
另外要有連結登山鞋的麻繩 麻繩在後面留個U
鞋頭平結繞兩圈綁緊
再繞兩圈穿過後面的U再繞到前面像綁鞋帶一樣打個蝴蝶結
完成體 不過穿這種鞋子大多會先上冰爪 將來我會先戴上簡易冰爪再穿雪踏鞋
加上綁鞋帶 一雙總共584公克
放背包 尺寸剛剛好
後來檢討 應該要用丁黃木 在台灣中級山有很多 且韌性強 原住民都用丁黃木來做弓 還有陷阱的反彈機構 還有要用童軍繩可以綁的比較緊 另外增加結構強度應該用鐵絲會比螺絲好
總之可以先去一次雪地健行而不散架就好了 下次就用丁黃木 童軍繩 鐵絲來製作 完全不用螺絲白膠
完。
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便宜輕量化背包評比系列一〉三峰出(3F)起點2.0背包
三峰出(3F)起點2.0背包─開箱待實測更新
聲明:文章內商品皆由本人自費購買無廠商提供讚助或業配,望週知!
今年下半年我計畫推出一系列輕量背包評比文章,而我選擇這幾顆背包的主要條件是: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2025年1月16日 星期四
<使用心得>印尼Mountain Light Qulitt 350睡袋
參考規格*:
尺寸:180X150X90cm(展開)
材質:
表裡布15D Ripstop Nylon
羽絨:800FP
總重:原廠標示460克,實秤481克
絨重:350克
結構:U型車穿式隔間
適溫:原廠沒標
*請注意,因為這家印尼睡袋是全手工製做也沒有經過什麼適溫標準測試,以上所有規格數據皆為原廠網頁提供僅供參考,再說一次,數字僅供參考。
2025年1月14日 星期二
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COZY-阿信的手作之貧窮登山客
訂閱:
意見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