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既然立志要做一些輕量化,那就按步驟一步步來,首先買了一個電子秤,再來就是把二月要去奇萊南南華的裝備一一列出並加以秤重,總結出以下這張清單。
我有參考國外輕量化的裝備清單,他們是把所有攜帶的東西重量都加以計算,不過會區分成在背包內(in pack)和攜帶穿著(carry/waer)的二部份。我這次的清單也是以此做為區分,不過我來說明一下我的分法,我是把行進時放在大背包和胸袋內(包括大背包和胸袋)的列入背負重量,除此之外的就列入穿著/攜帶重量來計算。
有打*號的裝備是目前還還沒有拿到手或尚未秤重,如果有填上重量則是先以規格表上的重量為依據,特此說明。
以目前得到的總重量來看,加上食物和雜物等,攜帶重量希望在6kg上下,全部重量應該可以壓在9kg以下。不過比起國外三天二夜行程可以只攜帶18磅(8.1kg),還有不小的進步空間。
檢視清單中攜帶重量部份以帳蓬最重,整體重量(含營柱、營釘、地布)約在1300g左右,如果換成ID的天幕加露宿袋則約可以省下2-300克以上的重量。
至於穿著的部份,大家有沒有想過什麼最重?答案就在你腳上。鞋子真的是一項很重的裝備,一雙動輒1500克以上的重量,這次我換了一雙中筒的登山鞋,經實際秤重比原來穿的MERRELL重量少了一半以上。不過要注意輕量款的登山鞋支撐性和保護性比較差,使用上需要有正確的認知和相關配合,不然會事得其反。另外爐炊具和瓦斯的重量也很可觀,不過沒有相關糧食計畫的配合我也不敢亂帶酒精爐,這部份就等輕量化能力加強後再來實行了。
在活動前我會把到手的裝備和食物逐一秤重後再來更新這張裝備表,有一些從輕量化網站買的新裝備在年後也會陸續收到,我會一一再和大家來分享。大家如果有自己的裝備清單和想法要分享也非常歡迎提出。
山行者豪哥 2009/1/23
我有參考國外輕量化的裝備清單,他們是把所有攜帶的東西重量都加以計算,不過會區分成在背包內(in pack)和攜帶穿著(carry/waer)的二部份。我這次的清單也是以此做為區分,不過我來說明一下我的分法,我是把行進時放在大背包和胸袋內(包括大背包和胸袋)的列入背負重量,除此之外的就列入穿著/攜帶重量來計算。
有打*號的裝備是目前還還沒有拿到手或尚未秤重,如果有填上重量則是先以規格表上的重量為依據,特此說明。
項目
|
裝備名稱
|
數量
|
型 號
|
重量
|
穿著/攜帶重量
|
背負重量
|
備註
|
1
|
大背包
|
1
|
GoLite Jam2
|
615g
|
615g
|
size:M
| |
2
|
肩袋
|
1
|
19g
|
19g
|
|||
3
|
背包套
|
1
|
20g
|
20g
|
用背包內的大塑膠袋
| ||
4
|
防水外套
|
1
|
ID Rain Jacket
|
259g
|
259g
|
Size:L
| |
5
|
保暖衣
|
1
|
Montbell Alpine Light
Down Jacket |
354g
|
354g
|
Size:L
| |
6
|
長袖排汗衣
|
1
|
始祖烏Rho LT
|
202g
|
202g
|
207g
|
Size:L
|
1
|
備用一件
|
207g
| |||||
7
|
登山褲
|
1
|
GoLite Paradox PANT
|
34og
|
340g
|
Size:M
| |
8
|
內褲
|
1
|
TNF BIOTEX TREKKING TIGHT
|
218g
|
218g
|
Size:XL
| |
9
|
羊毛襪
|
2(雙)
|
Smartwool Hiking(MidWeight)
|
160g
|
80g
|
80g
|
Size:L
|
10
|
排汗襪
|
1(雙)
|
Ultimate Ironman
|
34g
|
34g
|
||
11
|
登山鞋
|
1(雙)
|
Montrail Namche Mid Hiking
|
878g
|
878g
|
US:9.5
| |
12
|
拖鞋
|
1(雙)
|
輕量藍白拖
|
不帶了
| |||
13
|
防水手套
|
1(雙)
|
SealSkinz
|
95g
|
95g
|
||
14
|
保暖帽
|
1
|
Patagonia
|
62g
|
62g
|
||
15
|
登山杖
|
1
|
Gossamer gear Lightrek3
|
78g
|
78g
|
長度120cm
| |
16
|
帳蓬
|
1
|
Tarptent cloudburst2
|
836g
|
836g
|
||
17
|
地布
|
1
|
Tyvek
|
215g
|
215g
|
||
18
|
營柱
營釘 |
二枝
五枝 |
220g
51g |
220g
51g |
含收納袋
| ||
19
|
睡袋
|
1
|
MHW Phantom+32
|
675g
|
675g
|
Size:L含收納袋
| |
20
|
睡墊
|
1
|
Gossamer gear ThinLight
|
170g
|
170g
|
3/8”
| |
21
|
瓦斯爐
|
1
|
Optimus Crux
|
89g
|
89g
|
||
22
|
瓦斯
|
1
|
SnowPeak
|
203g
|
203g
|
||
23
|
擋風板
|
1
|
AGG
|
64g
|
64g
|
高度8”
| |
24
|
鈦鍋
|
1
|
Evernew 1.3L
|
163g
|
163g
|
||
25
|
個人餐具
|
1(組)
|
SnowPeak700cc鈦杯+
Burton 鈦叉匙
|
144g
|
144g
|
||
26
|
頭燈
|
1
|
AGG Cyclops Solutions Atom Headlamp
|
28g
|
28g
|
含電池
| |
27
|
1L水袋
|
1
|
Platypus1水袋
|
511g
|
511g
|
含500cc行動水
| |
28
|
糧食
|
二日份
|
D1午餐:饅頭夾蛋(因為在霧社買所以可能無法秤重)晚餐:脫水通心麵130g
D2早餐:土司三片123g 午餐:泡麵(小碗拆了包裝的)70g沖泡包(紫菜湯X3)13g |
336g
|
|||
29
|
行動糧
|
二日份
|
巧克力+糖豆
|
163g
|
163g
|
||
30
|
雜物
|
MSR毛巾18g、打火棒27g、打火機16g、刀子47g、細鐵絲4g、大力貼7g、求生紙53g、收納袋12g、衛生紙18g、報紙20g、蜥蝪先生12g
|
234g
|
18g
|
216g
|
||
31
|
急救包
|
1
|
71g
|
71g
|
|||
32
|
錄音筆
|
1
|
47g
|
47g
|
含電池
| ||
33
|
無線電
|
1
|
144Mhz C150加長天線
|
366g
|
366g
|
含電池
| |
34
|
行動電話
|
1
|
Nokia 5140
|
101g
|
101g
|
含電池
| |
35
|
相機
|
1
|
Pentex W60
|
147g
|
147g
|
含電池
| |
36
|
太陽眼鏡
|
1
|
125g
|
不帶了
| |||
37
|
指北針
|
1
|
Silva Field7
|
20g
|
20g
|
含哨子
| |
38
|
地圖加記錄
|
1
|
1/25000林務局國家步道
|
32g
|
32g
|
||
39
|
防水袋
|
1
|
39g
|
39g
|
裝備用衣物
| ||
40
|
塑膠袋
|
1
|
19g
|
19g
|
|||
41
|
密封袋
|
1
|
7g
|
7g
|
|||
42
|
收納袋
|
0
|
|||||
43
|
個人証件
|
身分證、健保卡、錢
|
132g
|
132g
|
含皮夾
| ||
44
|
入山証、登頂牌
|
20g
|
20g
|
||||
45
|
GPS
|
1
|
VISTA-C
|
不帶
| |||
45
|
雨傘
|
1
|
Birdiepal Light Trek
|
280g
|
280g
|
||
總計
|
8884g
|
2743g
|
6141g
|
以目前得到的總重量來看,加上食物和雜物等,攜帶重量希望在6kg上下,全部重量應該可以壓在9kg以下。不過比起國外三天二夜行程可以只攜帶18磅(8.1kg),還有不小的進步空間。
檢視清單中攜帶重量部份以帳蓬最重,整體重量(含營柱、營釘、地布)約在1300g左右,如果換成ID的天幕加露宿袋則約可以省下2-300克以上的重量。
至於穿著的部份,大家有沒有想過什麼最重?答案就在你腳上。鞋子真的是一項很重的裝備,一雙動輒1500克以上的重量,這次我換了一雙中筒的登山鞋,經實際秤重比原來穿的MERRELL重量少了一半以上。不過要注意輕量款的登山鞋支撐性和保護性比較差,使用上需要有正確的認知和相關配合,不然會事得其反。另外爐炊具和瓦斯的重量也很可觀,不過沒有相關糧食計畫的配合我也不敢亂帶酒精爐,這部份就等輕量化能力加強後再來實行了。
在活動前我會把到手的裝備和食物逐一秤重後再來更新這張裝備表,有一些從輕量化網站買的新裝備在年後也會陸續收到,我會一一再和大家來分享。大家如果有自己的裝備清單和想法要分享也非常歡迎提出。
山行者豪哥 2009/1/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