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連載〉豪哥登山輕量化講座(三之三):Quilt型式睡袋基本介紹與使用


Quilt這個字的英文原意是指「被子」,但在登山裝備中卻是專指某一型式的睡袋,這類睡袋有著與一般木乃伊或信封式的傳統睡袋相當不同的設計概念與使用方法,因此,在輕量化裝備的第二篇就來與大家仔細談談這Quilt睡袋。

Quilt睡袋的的發展與歷史:
先簡單述說一下Quilt的歷史與發展,這類型的睡袋之所以會有Quilt這個名稱,還是與輕量化祖師爺Ray Jardine最初的設計有關,因為它的靈感就是來自於你床上蓋的被子。在1994年Ray Jardine做出了第一個Quilt睡袋,整個睡袋攤開來就像一張被子沒兩樣,只是它把腳部的位置縫合起來。由於睡袋沒有背部填充,使用睡袋時就像家中的被子一樣覆蓋在使用者身上,由此你也就能明白這個「Quilt」名稱由來了。

GoLite創業之初,由Ray Jardine所設計Fur睡袋可說是第一個量產化的Quilt,但由於它的重量太重(化纖填充)以及缺乏側面保暖設計這二項缺點,推出的結果讓它再次證明了Ray Jardine輕量化論述的最大缺陷─適合我用的一定也適合每個人*。最後這顆Fur Quil後也因為沒有具備足夠的優勢進而得到輕量化登山者所青睞。

或許GoLite的經驗看似失敗,但這樣的概念卻引起了不少的注意,其中包括Nunatak的創立者Don Johnston,他看出了Quilt型式的優點並著手加以改良。在2002年,他推出Nunatak第一顆Quilt睡袋名為Arc Alpinist。不同於Ray Jardine的設計,Don Johnston以足窩、調整帶等解決了Fur實用的主要的問題。經過這些年的實證,改良後的Quilt已經具備足夠的實用性,現今也有許多的廠商相繼推出Quilt型式的睡袋,但是相對於傳統睡袋來說Quilt的使用範圍仍屬於小眾,被瞭解的程度也相對低的多。


*
這個在Ron Moak的文章也有相同的論點。

Quilt睡袋的設計特點:
以下個人整理出一個Quilt型式的睡袋應該俱備的設計特點,配合Nunatak Arc Ghost睡袋實物照片輔助說明應該能讓大家更清楚:

1.背部沒有填充:
從正面來看,Quilt睡袋就像切掉頭部的木乃伊型睡袋,但轉到背面,除了足窩外,Quilt的保暖隔間僅覆蓋正面以及兩側,背後的部份則為透空或者是說有一個無填充的開口,隨著兩側寬緊調整的不同,無填充開口的形狀與大小也會隨之改變。 

DSC08685
Nunatak Arc Ghost Quilt睡袋正面
DSC08686
背面就可以很清楚看到無填充的開口部份


2.沒有帽兜:
因為沒有背部填充加上要能調整尺寸寬窄所以Quil沒有傳統睡袋的帽兜設計,而其最上端的收口也僅達正面頸部的位置。 

DSC08689
上端收口的調整扣束繩

3.背部有調整帶:

在背部無填充的開口兩側數條調整帶相互連接,讓使用者可以方便調整尺寸,或者用來用來固定睡墊。 

DSC08690
背面的調整帶與扣具
DSC08692
藉由這個設計來收緊或放鬆兩側
DSC08699
利用調整帶固定睡墊的樣子

除了以上這些主要的特點外,大多數的Quilt睡袋都沒有拉鍊,因為Quilt的型式不需拉鍊來調整開口,而且多了拉鍊也會增加重量。

簡單來說,Quilt的設計特點來自於對於於傳統睡袋的省思,其中最重要的二部份就是,第一傳統睡袋尺寸大小是固定的
*,還有就是傳統睡袋的保暖填充效能不能完全發揮。大家都知道傳統的睡袋尺寸不但是固定而的且保暖隔間是包圍著使用者全身,也就是具有上.下層的保暖隔間(從剖面看睡袋就是包著使用者的一整圈),但其中位在背部的填充因為受到使用者體重的擠壓而無法膨脹,造成這個部份幾乎不具有保暖的能力(或僅有很少的保暖力)。所以Quilt的設計認為,與其浪費重量在沒有保暖功能的背部的填充,不如取消這部份的填充直接就以睡墊做為背部保暖的絕緣層,而且在背部開口配合調整帶剛好可以解決尺寸固定這個問題,可說一舉兩得,因此Quilt型式的睡袋就形成了背部有無填充的開口這樣獨特的外型。

除了像Arc系列這樣標準的Quilt睡袋外,經過這些年的演進,Quilt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變化型。像是JRB的可穿式Quilt,它不但可以完全攤開像被子一樣蓋,更加符合Quilt的原意,甚至它還可以當保暖衣穿上身,真是一物多用的極致表現。 除了這些變化型之外,市面上有一種睡袋與Quilt型式外觀上十分相近,它們被稱為「Top Bag」。這些Top Bag同樣沒有背部填充(無帽兜這點則不一定),但它們與Quilt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們背部沒有填充的部份被一個可以固定睡墊的夾層或是一片布料所取袋,因此Top Bag的寬度尺寸事實上與傳統睡袋一樣是固定的,而不像Quilt可以調整,這也可以視為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



DSC08732
JRB的Quilt,可以整個攤開像被子一樣
DSC08734
收緊腳部後變成睡袋型式

*
雖然近年來有推出一些所謂彈性的睡袋,但基本上,它們只是多了一個延伸的範圍而不能像Quilt尺寸變化。

Quilt睡袋的優點:
保暖效率佳:
你或許會認為,明明Quilt型式的睡袋沒有背部填充,那為何它還能有比較好的保暖效率?這個理由其實很簡單,既然背部填充沒有保暖能力,那Quilt就把傳統睡袋位在身體下方的羽絨移到正面,這樣不但更有效發揮填充物的保暖功能,還能同時達到減輕重量的目的。

舉個例子來說明大家會更清楚。WM適溫0度的木乃伊型睡袋SummerLite,R號總重525克,已經可算是這個等級數一數二的輕量的角色。但如果拿來和Nunatak相同適溫的Arc Ghost相比,那就離Arc Ghost的420克還有一段差距了。 讓我們再進一步來分析,SummerLite的填絨量是275克,而Arc Ghost的絨重則是224克,表面上Arc Ghost的絨重較低,但問題是SummerLite得將這275克的羽絨分配在上下二側的隔間以及帽兜三個部份之內,但相對的Arc Ghost卻把絕大部份都集中在上方。所以Quilt是將更多羽絨用於有效保暖的隔間區域內,所以它就能以較輕的絨重達成與填絨較多的傳統睡袋相同的保暖能力。

換個角度來看,對於睡袋適溫的設定,美國有名的羽絨三小廠主要是以隔間的高度做為依據,但從WM或Nunatak的規格表都可以看出,它們計算的隔間高度是只有單層的數字,也就是說它們同樣認為位在身體下方的隔間是沒有或只具有很很少的保暖能力。因此,當Quilt將大部份的羽絨填充在上方,不需浪費羽絨於不被計算適溫的背部,它當然能夠以較少的羽絨達到相同的適溫(膨脹高度)。如果與傳統睡袋有相同的填絨量,Quilt也因為集中在上方隔間中而能達到更高的膨脹高度,換而言之也有更低的適溫。

輕量:
前面提到了因為Quilt因為沒有背部填充,所以可以用較少的絨重達到相同的適溫。不僅如此,Quilt因為沒有背部填充所減少的表布與隔間結構還有沒有帽兜與拉鍊這樣設計同樣讓它能夠減輕重量,而且還能把省下來的這些重量轉移至睡袋最重要的功能─保暖(絨重)上,因此就輕量來看也是Quilt的一個主要優點。

發揮輕量化一物多用的概念:
雖然Quilt沒有背部填充,但它就是要你利用原本的睡墊做為保暖絕緣之用。雖然它也沒有帽兜,但你可以使用保暖帽來取代原本帽兜的功能。睡墊與保暖帽這兩樣是你原本就會攜帶的裝備,在Qulit減少設計達成輕量的同時,利用原本裝備的補強,組合以及系統化的使用達成與一般重量、數量裝備相同或更好的功能,這不就是輕量化的重要觀念與原則嗎。
*

方便調整尺寸與使用:
不像大部份傳統的睡袋因為尺寸是固定的,所以內部空間不可能擴大或縮小。但Quilt睡袋就不一樣,藉由背部調整帶的控制,Quilt睡袋的寬度可以簡單的收緊或放鬆,讓使用者隨需求做調整。當你穿著較厚的保暖衣,你可以讓將睡袋放寬一些以免它壓迫到睡袋或保暖衣的膨脹度。如果氣溫較暖和沒穿保衣時,你可以把睡袋收緊貼合身體,或是像我把調整帶全部放開,就像蓋被子一樣的使用方式,比起傳統型式整個人得包在睡袋內舒服多了。 除了調整尺寸,有些Quilt還可以完全攤開,甚至可以二個Quilt套在一起使用,一顆Quilt睡袋因為能夠調整尺寸,所以能夠應付更多的保暖需求。

此外Quilt睡袋上的使用便利性是很高的,像是熱的時候,你可以像被子一樣只蓋身體的局部或是將手腳直接伸出睡袋透氣。另外要進出Quilt睡袋,就像蓋被子一樣容易,只要拿起來往身上一蓋再把腳伸進去足窩就完成了,當然這是在背部調整帶都放開的情況下才能達成。

DSC08693
和第一張圖比一下,它可以拉成這麼寬,

*關於裝備系統化與組合使用的概念與技巧請參考小弟的這篇文章,內容有清楚說明。

Quilt睡袋的使用技巧與注意事項:

Quilt的設計雖然為它創造了許多優點但相對的也就更需要一些使用的技巧與配合,詳細說明如下。

搭配保暖衣、帽使用:
沒有背部填充與帽兜的Quilt在使用上最適合也最需要與保暖衣、保暖帽共同搭配使用。因為它沒有帽兜,所以你就得利用保暖帽做為睡眠系統的頭部保暖,也就是說你得戴著保暖帽睡覺。在天氣暖和時,一般只有遮住頭部的保暖帽或許就足以應付,甚至我也曾不用保帽而直接使用中層Boreas的帽兜,但氣溫較低時,我就會使用帽兜型式的保暖帽達到整個頭部的保溫。

DSC08700
我一般的Quilt使用方式,同時配合保暖衣與保暖帽

帽兜型式的保暖帽(英文稱為hoods或balaclava)這種型式可以包覆整個頭部甚至頸部提供較大面積且完整的保暖性,像是Nunatak就有推出搭配的balaclava羽絨帽兜,或只有48克的Katabatic的Windom hood。不過使用這樣的帽兜會衍生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樣的保暖帽在台灣高山行進時根本戴不住。所以我的解決方法是如果天氣較冷得採用帽兜型式的保暖帽時,服裝就採用有帽兜的中層(Boreas Pull on)必要時再配合防風防水層的帽兜,這樣幾享就足以應付三季活動時沒有保暖帽的頭部了。
DSC08722
帽兜型式的可以達到更多的保暖覆蓋
DSC08720
保暖的完整度更加提昇
DSC08724
肩頸的保暖連成一體

至於保暖衣,使用Quilt睡袋配合保暖衣除了增加睡袋適溫外還可以有效填補因Quilt外型所造成的空隙,像是肩部、頸部與側面、背部這些地方,利用你原本就會攜帶的保暖衣,在不增加整體重量的考量下提昇裝備表現,所以我認為穿保暖衣配合Quilt是個重要而且實用的使用技巧。
DSC08710
收緊頂端束口的樣子
DSC08706
放開束口,但利用保暖衣填補

關於保暖衣的型式考量,有無帽兜的設計是個人認為比較值得分析的部份。有帽兜的羽絨衣會對補強肩部頸部的效果更佳,因為有帽兜的款式不會像分別使用羽絨衣與保暖帽容易在中間造成空隙,整體的包覆性更好。不過使用有帽兜的保暖衣同時得考慮的是,因為多了帽兜所以重量可能會增加(反過來說絨重也得多分配在一個區域),而且你在行進間對於頭部保的需求依然無法利用保暖衣的帽兜來達成,如果不使用其它服裝的帽兜,多攜帶一頂只有行進時使用的保暖帽是否反而更增重量?這個就得做整體的考量。



DSC08730
Quilt搭配有帽兜的保暖衣
DSC08728
肩頸的保暖利用保暖衣一體補強
睡墊的考量:
因為沒有背部填充,所以對於背部保暖的需求幾乎就落在睡墊的身上,或許你認為睡墊的重要性將大幅提昇,但事實上就個人這些年的使用經驗,搭配Quilt的睡墊的款式與選擇與一般睡袋並沒有太多的不同。 就個人在台灣三季高山使用,搭配的睡墊幾乎全是R值不到1的泡綿睡墊也已足夠。至於長度的選擇,因為它有足窩,所以即使是半身長度的睡墊也可以搭配使用沒有問題。在與傳統睡袋相較下,雖然少了一層睡袋的背部填充,但用睡墊來負責背部保暖(保暖衣被壓在身體下方的部份只是聊勝於無),相較之下實際表現的保暖性與使用一般睡袋並沒有什麼差異,這似乎也說明了傳統睡袋的背部填充並沒有或只有很少的保暖能力。

調整帶的使用:
最初的Quilt睡袋並沒有調整帶,使得兩側無法有效貼緊使用者,這會造成在保暖上的兩個漏洞。第一是睡袋邊緣與睡墊、地面之間產生空隙,其次則是睡袋與人體間會有很多無效的空間得浪費體熱去加熱。調整帶的出現代表了藉由改變尺寸的同時,可以讓睡袋以各種不同鬆緊貼合使用者軀幹與使用需求,因此這被視為Quilt設計的一項重要改良。

除了上述的這個功能,調整帶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固定睡墊,但老實說個人是從來不曾這樣使用過。最主要的原因除了我不喜歡被調整帶束著,更不要說要還要和下頭的睡墊綁誰在一起了。像我使用 Nunatak Arc Ghost或是另一顆JRB,有時需要用手拉緊兩側的部份,但我依然不考慮扣上調整帶,畢竟舒服的蓋著Quilt才是我願意採用它的最大考量之一。而且即使不扣上調整帶但我習慣雙手放在身體兩側,一方面可以隨時拉緊睡袋邊緣,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袖子補強因為沒有拉緊睡袋邊緣而可能成的空隙或保暖漏洞。

另外,Quilt在頸部往會有一個固定扣與調整束繩,以此讓睡袋在頸部的收口能夠固定,不過這也是我不曾使用的設計之一。因為一來怕扣了會有被勒頸的感覺,二來藉由保衣就可以達成一定的頸部開口保暖補強,所以扣上這個固定扣我是從沒這麼做過。

其它的使用技巧:
除了以上的部份,在實際使用上Quilt還有幾個重要的技巧注意。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翻身與側睡這件事。因為Quilt沒有背部的填充,如果你使用時需要翻身時可別像用傳統睡袋一樣,人帶著睡袋一起翻身,在此請你記得一個重要原則─「人動睡袋不動」。在你翻身時同樣保持Quilt覆蓋的形態,也就是不管Quilt裡頭的人是在翻身或側睡,睡袋就像蓋被子一樣保持蓋在上頭固定位置。如此一來,才不會因為你在翻身時移動了睡袋的覆蓋面,讓它沒有填充的背部曝露出來而造成冷點。 就個人實際使用經驗來說,因為我們的腳被包在足窩中,所以翻身時睡袋很難不隨著連動,不過要瞭解並學會「人動睡袋不動」這個技巧卻一點也不難,因為當你的背部無填充部份一露出來,你馬上就會感覺到那個位置一陣寒冷,你也就會馬上把Quilt拉回原位。在此,我提出一個簡單方法可以讓你翻身時Quilt不會亂跑,那就是當你翻身時可以用一隻手拉住睡袋保持固定(我是習慣拉側邊),這樣它就能留在原本的位置上。另外一提,BPL有提到在Quilt翻身的技巧則是,翻身前先抬起屁股再轉動肩膀,但這個動作個人試過是需要先把腳插出足窩才行,不然睡袋還是會跟著轉,或許這個方式需要養成習慣,在實用上才不會有問題。 


DSC08713
要翻身前我習慣拉著睡袋(這是為了拍照方便,不然拉著內側就可以了)
DSC08716
側睡,注意看束繩位置,Quilt的位置並未改變
DSC08719
這張更清楚,Quilt一樣是由上方往下蓋

其次,使用Quilt非常適合搭配露宿袋成為睡眠系統使用,因為用露宿袋做為睡眠系統的最外層,正好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包覆,所以在BPL中是非常推薦Quilt搭配露宿袋一同使用的睡眠系統。

Quilt的選擇:
雖然以上說了Quilt型式的許多優點,但千萬別忘了,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裝備,各種裝備都有其長處與限制,不然為什麼市面上木乃伊型睡袋還是佔大多數呢?因此,在你選擇裝備時請一定要同時思考環境、需求與裝備這三個因素。像選擇Quilt,除了適溫、重量、設計等還得考量你應該要有相關的技巧與裝備的配合才能完全發揮功能,不要只看到它重量輕,卻乎略了使用者本身的需求與配合,這樣反而是本末倒置了!

附帶一提,Nunatak的Arc系列睡袋與個人使用心得:
在文章的一開頭有提到,最初的Quilt在經過Nunatak的改良後才達成目前的實用性,但這些改變的最初發想卻是由Hungry Howie在2000年提出,之後Nunatak的老闆Don Johnston以多用使用Top Bag的經驗提出了一個理想的設計。在與BPL的Ryan Jordan討論後,它們提出改良足窩以及利用調整帶等設計推出了Arc Alpinist睡袋,而這些設計不但一直沿用至今也創造了Nuntak一系列的Quilt睡袋產品。目前在Nunatak產品線中屬於Quilt的Arc系列共有七種款式,這佔了它睡袋的半數,可見其重要性。 

DSC08697
Arc名稱的由來就是它的這個弧形的剖面形狀

個人目前手上有三顆Quilt型式的睡袋,包括化纖填充的BPL PRO90,可以當暖衣穿著的JRB Sierra Stealth,還有Nunatak的Arc Ghost,三顆各有不同的設計與適溫,除了非常寒冷的季節(通常是12-2月的高山)不然它們就是我的主力睡袋。 在其中,Arc Ghost是我最早使用的Quilt,經過這幾年的實際使用,第一個我要肯定的是Nunatak的品質,三小廠的產品真的是名不虛傳,至少小弟看過、摸過、用的裝備,個人都給予高度的評價。這顆Arc Ghost的羽絨使用至今,比起很多同樣標示800或850+的產品,其手感、彈性、飽滿度都更勝一籌,品質這部份我個人非常滿意。

接著我要說說它的保能能力與適用範圍。這顆睡袋適溫0度C(華氏32度)我一般使用的季節是台灣高山三季,搭配保服裝與靈活的調整特性,從三月到十一月都足夠,甚至最低溫曾在零下負七度露宿過,但這是搭配著足夠的羽絨保衣褲與睡墊,也差不多是個人與這顆睡袋組成的睡眠系統的極限了。

舒適性,我當初會選擇Quilt睡袋除了輕量化的考量,就是因為用蓋的方式使用睡袋對我而言真的比較舒服,所以目前手上除了Raku之外都是Quilt型式的睡袋。可能是個人睡眠習慣不佳,所以我實在是不喜歡被木乃伊型睡袋包住,使用Quilt型式,用蓋的少拘束感,更方便視環境狀況做調整,這些是Quilt的一大優點。

延伸閱讀:
Nuntak Arc Ghost睡袋
JRB Sierra Stealth睡袋 

BPL PRO90睡袋
Katabatic Windom羽絨帽兜

山行者豪哥 2014/01/02                          

2 則留言:

  1. 豪哥..說句心裡話..
    這次我一定得留些話才行..
    每次看過一篇之後..對你的景仰真是越來越高了..
    真是感謝有你這樣詳細攥文來幫我們這種迷途小書童解惑..

    回覆刪除
  2. 對更輕量化的方向,我覺得先人早在千年前(甚至萬年前)山雪地的長程追獵就實現了.(這只是我個人的拙見)

    回覆刪除